中国造防疫物资涨价?其实已“良心价”出口!
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3月1日4月初,中国出口疫情防控物资价值102亿。其中包含价值77.2亿元的口罩38.6亿只,价值9.1亿元的防护服3752万件,价值3.3亿元的红外测温仪241万件,价值3.1亿元的呼吸机1.6万台,以及其他医疗物资和设备。...
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3月1日4月初,中国出口疫情防控物资价值102亿。其中包含价值77.2亿元的口罩38.6亿只,价值9.1亿元的防护服3752万件,价值3.3亿元的红外测温仪241万件,价值3.1亿元的呼吸机1.6万台,以及其他医疗物资和设备。...
尽管已经有许多工厂转型生产医疗物资,但来自全球的巨大需求量还是让部分医疗器械持续脱销,中国相关部门也紧急出台了加快审批、加强监管、保障医疗器械安全等多项政策。能够看出,突如其来的疫情,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是一次“大考”,也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加速器。...
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疫情期间仍是长期存在的,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,全国各大产业快速恢复产能,经济发展水平也将提高,使得优势进一步扩大。目前,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地区能够抛开中国产业链或寻找完全的替代。...
回顾这场抗疫史,我们正在历经一场世纪难题,但最终全国人民齐心协力,共同迎来了春天。3月6日,全国支援武汉的四万多名医务人员实现0感染;3月17日,支援湖北的全国医疗队们开始陆续撤离;4月8日,武汉将结束为时76天的封城,正式解禁。...
尽管计算机模拟只占模拟小组在危机中进行的数据分析的一小部分,但它们在决策中越来越重要,世界各国政府也依靠这些数据预测来对流行病的防控做出决策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数据?可以完全相信吗?...
目前市场上的口罩主要分为三类,一类是过滤效率较低的棉布口罩;一类是过滤效率稍高、无纺布材质的一次性医用口罩;一类是过滤效率较高的防护口罩(KN95、KN99等)。...
近日在医疗物资进出口上发生了并不愉快的事情,欧洲不止一个国家爆出中国产品存在质量不达标的问题。最新一起纠纷发生在欧洲,荷兰政府宣布召回从中国进口、已经分发到医院的60万只口罩,理由是口罩的质量不合格。尽管中国驻荷兰大使徐宏已声明必将客观公正,准确核实,但这一事件仍然成为西方媒体煽风点火的源头,他们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明显带了情绪,并将它们上升到政治和外交层面。...
23日上午,从中国中南部城市长沙发出的几十个装有5万个医用口罩的箱子被移交给了德国东部的贝德堡市官员。盒子上写着一句德国谚语:“山和谷不会在一起,但人会在一起。”这笔捐款来自中国一家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商。这些口罩将送往德国北莱茵-威斯特法伦州的贝德堡和埃森的医院,该州是德国确诊冠状病毒病例最多的州。...
现如今,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让全球价值链产生了连锁反应,大大减少了国际货币、商品和人员的流动。全球经济能否顺利复苏,或者需要多长时间复苏,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。那么,新冠肺炎疫情“全球大流行”后,全球价值链何去何从?...
新型冠状病毒又称为COVID-19。近期,美国传染病专家对于它是无法控制的病毒达成了共识。COVID-19与以往SARS(非典病毒)和MERS(中东呼吸综合征)病毒的性质非常不同,它在人与人之间具有高传播率。...